亞洲熱帶雨林裡的成員,各自屬於珍稀的動物,許多在野外的同伴處於瀕臨絕種的命運
"愛吃蜂蜜 - 馬來熊"
嗜食蜂蜜的牠發現蜂巢時,會用銳利的爪將蜂巢掘開,並用特有的長舌或兩手輪流伸入蜂巢中來舔食蜂蜜。為熊類中體型最小、毛最短的一種。善爬樹,白天樹上休息,日落時分才下來活動。生長在熱帶雨林中的馬來熊,由於四肢內側無毛並向內彎,加上長有長鉤爪,所以爬樹的動作十分靈活、迅速
特徵:頭大耳小,體色呈棕黑色,毛短具光澤,內側及腳底無毛,胸前有馬蹄形的白斑
這兩隻不知道怎麼了?一直在打架(之後補上影片)
"晝伏夜出 - 孟加拉虎"
耳朵豎起,顯露出白斑時,表示處於準備攻擊的狀態。耳朵垂下,並露出可怕的獠牙時,表示正處於警戒和防衛的狀態。靠敏銳的聽覺尋找獵物,待悄無聲息接近目的物再施以突襲並咬住其喉、頸部位,使窒息而死,然後拖至隱蔽處食用
特徵:體色呈土黃色,並有狹窄的黑色條紋
牠身上的毛色好美!很有王者的架式
"人類遠親 - 紅毛猩猩"
近年來因熱帶雨林遭受人為的破壞,影響自然棲息環境,數量有逐漸減少的趨勢,已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
特徵:全身毛長,紅棕色,無尾。雄性成熟時長出巨大結實的面頰及垂於頸前的皮囊
看著牠們的表情,好有趣喔!
動作跟人很像
並面那隻紅毛猩猩突然對著我們拍手,超cute的!
更好笑的是
後面那隻紅毛猩猩突然走去拿一個布袋把自己蓋住,接著就躲在樹下睡覺去了(忘了把這段拍下來)
"臭屁高手 - 白鼻心"
白鼻心又名果仔狸、黑腳香,特別喜食柿子和橘子。棲息於森林及樹叢裡,為夜行性動物,主要為樹棲,產仔於樹洞內,也在地面行獵。肛門腺會分泌特殊味道,用來攻擊敵人使之暫時失明,讓自己趁機脫逃。因擁有惡臭物禦敵,故有黑白相間明顯之警戒色,生長於敵害多處之白鼻心其警戒色愈明顯,反之則小。人工飼養的白鼻心,其臉上並無明顯的色樣,體色亦較淺
特徵:體色為黃灰褐色、頭部色較黑、由額頭至鼻樑有一條白線穿過,故稱「白鼻心」
靈猴家族
和人類同屬於靈長動物的猴子
有長尾巴而低等的狐猴,也有尾巴不見而高等進化的長臂猿
靈猴家族的成員各個行動敏捷,除了白天睡覺的懶猴例外
猴中狐狸 - 褐狐猴
(下方圖片源自於官網)
叫聲嘹喨 - 灰長臂猿
特徵:全身有濃密的毛,毛色變化多。以灰黑色系為主
好佩服牠們怎能這麼的緊貼在那邊
活潑調皮 - 馬來猴
特徵:體色灰至紅棕色,體下部較淡,頭頂毛長向後。常豎成尖冠
牠在看自己的手美不美嗎?
呵~~總覺得牠們的動作很有趣
黑手長臂猿
體型瘦而輕巧,是最小也最會在樹枝間盪來躍去的猿類。以家庭為單位的群體活動,每一個小家庭的組成分子包括一對成猿以及牠們的兒女,且每個家族都會有固定的生存空間及領域。長臂猿是最傑出的特技表演家,牠是樹棲性動物,經常利用長臂及快速的擺盪穿梭於林間,姿態從容優美,在行進的過程中往往會有驚險的特技鏡頭出現。
特徵:全身有濃密的毛,毛色變化多。最大的特徵為雄猴為白眉白頰,雌猴只有白眉
相片右下角是蘇卡達象龜
體型壯碩,是世界上體型第三大的陸龜,背甲前、後緣為鋸齒狀,前肢鱗片大而重疊,後腿有明顯的二或三個刺狀突起。背甲為黃褐色,盾板邊緣為深褐色,腹甲為黃色或乳黃色。棲息於沙漠周邊或熱帶草原等開闊乾燥區域
在中午時分會挖掘深穴避暑,等待日沒以後才外出活動
產卵季節約在秋、冬季節,一次可產約17顆蛋,孵化期長達7個月。蘇卡達象龜要4~7年才會成熟,其壽命可以超過75年
特徵:為褐色背甲、喉甲部突出及發達的鱗片